查看原文
其他

AMF论文推荐 | 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团队:具有自适应低频吸声性能的3D打印超薄超材料

提示点击上方"机械工程学报"↑关注我吧  



引用论文


Junxiang Fan, Lei Zhang, Xiaobo Wang, Zhi Zhang, Shuaishuai Wei, Bo Song, Aiguo Zhao, Xiao Xiang, Xuefeng Zhu, Yusheng Shi. 3D Printed Ultra-thin Acoustic Metamaterials with Adaptable Low-frequency Absorption Performanc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rontiers, 2022, 1(3).https://doi.org/10.1016/j.cjmeam.2022.100036.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772665722000198‍(戳链接,下载全文)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传统的吸声材料,如多孔材料等,需要相当的厚度才能获得良好的低频噪声吸收效果,难以实际应用。声学超材料可以在远小于工作波长的尺寸下实现低频噪声的完美吸收,但却存在着吸声频宽窄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吸声性能的超薄吸声超材料,可以根据外界噪声环境调节厚度而获得相应的吸声性能,进而解决吸声频宽窄的问题。

图1 (a)双耦合声通道吸声超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b)卷曲空间的俯视图, (c)-(d) 吸声超材料的初始状态图和深度改变后的图



2

论文亮点

a) 所设计的吸声超材料的厚度仅为工作波长的1/50。

b) 制备的吸声超材料可以根据外界噪声环境动态调节吸收频率。

c) 通过阵列多个吸声超材料单胞阵列实现了宽频吸声。



3

试验方法

a)3D打印成形:采用聚乳酸(PLA)通过熔融沉积技术(FDM)成形了吸声超材料样品。

b)有限元分析:利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分析了吸声超材料的吸声性能、声压场、粒子速度场和声阻抗。选用的多物理场为压力声学-热粘性声学多物理场。

c)吸声测试:利用声阻抗管测试了吸声超材料的吸声性能。

d)显微组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3D打印吸声超材料样品的微观结构。主要观察了孔和隔板附近的区域,它们的制造精度和对AAM的吸收性能有显著影响。


4

结果

通过将两个声通道耦合在一个单胞中,在181 Hz和306 Hz处出现了两个吸收峰。在给定的参数下,自适应吸声超材料的深度可从从10 mm调整到20 mm,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吸声频率逐渐降低,对应的两个吸收峰的吸收频率分别从206 Hz下降到179 Hz和从379 Hz下降到298 Hz,变化幅度分别达到27 Hz和81 Hz。此外,通过将4个不同吸声性能的超材料单元组合在一起,两个吸声频带的吸声频宽分别提高了288%和470%。


5

结论

本研究通过结构设计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吸声性能的超薄吸声超材料,并利用3D打印技术成形出了超材料样品。在给定的参数下,超材料的深度可以从10 mm调整到20 mm,对应的两个峰值吸收频率分别从206 Hz下降到179 Hz和379 Hz下降到298 Hz,变化分别达到27 Hz和81 Hz。此外,两个通道耦合在一个单元中,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宽的吸收带宽。将4个不同吸声性能的单元排列在一起,两个吸声频带的吸声频宽分别提高了288%和470%。

6

前景与应用

所提出的自适应吸声性能的超材料在智能设备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通过与频率噪声频率检测器相结合,所提出的吸声超材料能够有选择性地、智能地滤除一定频段内的声波,在声学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团队带头人介绍


史玉升,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领军岗特聘教授,兼任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用材料工作组副主任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增材制造工艺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数字化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和特种加工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3D打印联盟理事长等职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项、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1项、省部一等奖10项、省部二等奖8项、发明创业奖特等奖暨当代发明家、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武汉市科技重大贡献奖个人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领导的团队入选湖北省和教育部创新团队。

作者介绍

宋波(本文通讯作者),2019年获基金委优青,2022年机械工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美国斯坦福大学202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华中科技大学科学与发展院院长助理,教育部联合基金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军委科技委国防创新特区“4D打印技术”主题专家。担任12个期刊的编委与客座主编。在Materials Today、Acta Materiali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SCI他引6000+次,封面论文2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热点论文1篇,2021年机械工程学报优秀论文,机械工程学报2020高影响力论文(10篇之一),电加工技术与模具40年百篇论文。参与制定3项增材制造相关国家标准,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主编学术专著4部(ELSEVIER英文专著2部)。20余次担任国内外学术会议共同主席或邀请报告。主办“第一届全国4D打印论坛”系列会议(2017至今已经举办6届)。相关成果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5)、2022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1),2022年中国有色金属十大进展1项(排1),2021年度生产力促进(创新发展)二等奖(排1)。增材制造超材料相关理论成果被国家基金委网站报道,金属增材制造粉末设计制备及产业化获批武汉经开区未来创新研究院首批中试项目。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文后阅读原文获取。



作      者:宋   波责任编辑:谢雅洁责任校对:向映姣审      核:张   强


JME学院简介

JME学院是由《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2018年创建,以关注、陪伴青年学者成长为宗旨,努力探索学术传播服务新模式。首任院长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会监事长、《机械工程学报》中英文两刊主编宋天虎。


欢迎各位老师扫码添加小助理-暖暖为好友,由小助理拉入JME学院官方群!




更多精彩视频


欢迎关注JME学院视频号~

寻觅合作伙伴

有一种合作叫做真诚,有一种发展可以无限,有一种伙伴可以互利共赢,愿我们合作起来流连忘返,发展起来前景可观。关于论文推荐、团队介绍、图书出版、学术直播、招聘信息、会议推广等,请与我们联系。



感谢关注我们!我们《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将努力为您打造一个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学术媒体!




推荐阅读



AMF论文推荐 | 华南理工大学杨永强教授团队:采用不同建造策略的激光粉末床熔合铜-钢多材料结构的界面特性及形成机理AMF论文推荐| 新加坡国立大学Jerry Fuh教授团队与吉林大学任露泉院士团队:SLM成形金属玻璃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研究【AMF论文推荐】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吴世凯副研究员团队:2319铝合金的摆动激光束熔丝增材制造【AMF论文推荐】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杨光教授团队——质量控制:基于激光-粉末-熔池相互作用的选择性激光熔化内部缺陷形成机理研究综述【AMF论文推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田宗军教授团队:增材制造中的变形及残余应力研究进展清华大学张婷副研究员团队:用于多层血管管道的明胶甲基丙烯酰-海藻酸盐双网络水凝胶的同轴嵌入式打印 | AMF论文推荐北工大陈继民教授团队:全瓷种植体用3D打印ZrO2(3Y)/Al2O3生物陶瓷的制备、显微结构与性能研究 | AMF论文推荐浙江大学贺永教授团队:基于投影式3D打印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支架的增材制造 | CJME:AMF论文推荐清华大学生物制造中心孙伟教授和庞媛副研究员团队:基于3D打印技术的体外肺泡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CJME:AMF论文推荐西安交通大学贺健康教授团队:具有抗菌和诱导成骨能力的多层结构可降解脑膜补片静电制造方法 | CJME:AMF论文推荐大连理工大学赵丹阳教授团队: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的3D打印研究进展 | CJME:AMF论文推荐砥砺深耕增材制造| 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AMF首期重磅上线!增材制造路线图:迈向智能化和工业化清华大学生物制造中心AMF综述:生物3D打印最新进展今晚7点!《中国机械工程学报:增材制造前沿》(AMF)创刊号发布仪式暨首届增材制造前沿论坛隆重召开光明日报|AMF副主编顾冬冬教授: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情系祖国 矢志完成梦想“拼图”


版权声明:


本文为《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联系授权!

在公众号后台留言需要转载的文章题目及要转载的公众号ID以获取授权!



微信投稿、转载等:

联系人:暖暖

电话:010-88379909

E-mail:jme@cmes.org

网 址:http://www.cjmenet.com.cn

官方微信号:jmewechat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